創院事蹟
創辦人介紹
台北市私立體惠育幼院成立於民國49年,前後收容照顧院童肆佰名。湯創辦人一生奉獻於育幼院工作,只希望為一群失去家庭照顧的孩子尋找安定的生活及求學機會。一路走來,感謝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幫助院童平安長大。
雖然育幼院的經費很有限,但是懷著感恩的心情,孩子們努力上進,也培育出很多博士、碩士、將軍、上校與老師等多人,目前都努力服務於社會上,更有院童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
創辦人湯樂誦女士,年已近七十,畢生奉獻心力照顧院童,深怕孩子因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不小心誤入歧途,造成社會問題,所以把每一位院童視作自己的孩子,用心照顧培育長大。每當報紙及電視報導有關青少年犯罪事件時,總是懷著不安的心情,深怕見到自己照顧的孩子犯錯出現於事件中。
四十多年來院童的表現,總是令湯創辦人感到欣慰和驕傲,除此之外湯創辦人更努力於育幼工作,曾經榮獲第一屆十大女青年獎及第一屆金駝獎的肯定。
創院院長湯樂誦女士事蹟
- 中華民國55年2月23日第一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金手指奬)
- 中華民國73年12月25日台北市第一屆社會福利工作人員「金駝獎」得獎人
- 民國89年獲得中華民國兒童教育世紀貢獻獎
- 中華民國100年健保局表揚『關懷弱勢獎』
- 101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 102年遠見雜誌報導
創院歷程
創辦人湯樂誦秉持關懷孤苦失依兒童以及基督愛人之精神,於民國四十九年成立了體惠育幼院,迄今已有四十三年的歷史。回顧這段歲月痕跡,體惠育幼院已走過了創建期、奔波期、穩定期和危機期等四個階段。
(一)創建期(民國四十九年): 民國四十九年初,湯樂誦女士懷抱著母親的心情,放棄專業護理工作而創辦了體微托兒所,希望能給自己兩名稚齡幼兒及社區的孩子有一合適的扥育環境,同時也免費收托三軍烈屬孤雛。 湯創辦人慷慨慈悲的心使得愈來愈多困苦家庭主動求助,在面對眾多孤苦無依之生命時,湯創辦人下定決心成立育幼院,以期能照顧更多有需要的兒童,於是以個人積蓄、父親退役金和向親友借貸的方式設立了體惠育幼院。
(二)奔波期(民國四十九年|五十八年): 育幼院成立之後,以租來的房子作為院舍,院務在經費不足之下艱辛地展開,民國五十一年向政府申請立案,之後並辦理財團法人。此階段院中工作人員刻苦張羅院童生活,吃的是眷村挨家挨戶要來的多餘米糧,穿的是殯儀館留下的輓聯布,而院童也必須面臨一再搬遷的惡夢,只要房東收回租借房舍,孩子就得另覓棲身之地,甚至也遭逢無處可居地步,前後搬了四次家。
(三)穩定期(民國五十八|八十三年): 民國五十八年,前監察院柴峰女士表示願意無條件捐贈座落天母的房子給本院,作為收容孤寒幼童之用,雖然受贈的房舍僅二十多坪的木造破舊平房,五十多位孩子每天僅能席地而睡,只有一套廁所,靠旁邊的溪水盥洗,但是從此不需流落街頭,對孩子而言,簡直是人間天堂。 承蒙美籍宣教士蘇以諾先生返美募款,籌湊建院基金約台幣壹佰多萬元,經向陽明山管理局申請核准於原地增建三層樓作為院童生活起居之用,加上大家共同努力整建之後,感謝社會熱心人士捐助,使這個家園更加完備。雖然經費常出現嚴重不足,可是孩子們可以擁有穩定踏實的生活環境,院務地逐漸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繁榮,院方的服務也擴及更多的對象,提供院童的照顧也益加用心和豐富。先後照顧院童四佰多人,造就了博士、碩士、大學畢業學有所成的優秀人才,即使僅是高職畢業,他們都規規矩矩在社會各角落貢獻自己的能力。
(四)危機期(民國八十三年|迄今): 經過二十五年的穩定期發展,體惠育幼院在持續提昇服務的同時,卻又再度面臨院舍不保恐慌與無助,使機構再度陷入危機階段中。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市府因擴建天母一號公園,再度發函令本院限期拆遷,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工作人員和院童束手無措,更無法接受失去家園的可能性。在眾人的支持協助以及湯創辦人的努力奔波協調之下,僅獲得准予暫時保留的承諾。不過,危機並未真正遠離,這幾年來,本院得不到政府經費的補助,隨時飽受拆除的威脅,而我們也訴求能度過危機,期待政府對社會福利工作的關懷、社會熱心朋友的支持,一起協助捍衛院童的家,讓社會福利工作真正紮根成長。